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针对艺术类招生提出了8点指导性意见,其中考生最为关注的专业课考试方式、文化课要求、投档模式、独立设置艺术院校招生要求都做了具体说明。
一、招生办法及专业考试要求
高校艺术类专业选拔应重视考察考生艺术文化素养,着眼学科和学生长远发展,根据考生艺术专业课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综合评价、择优选拔录取。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包括下设各招考方向)应采用同一种录取办法。
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确有必要补充考核的艺术类本科专业,高校应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组织校考。省级统考未涵盖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可组织校考。
高校确定的校考合格人数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组织校考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数的4倍。比如:北京电影学院2025年导演专业招20人,那么2025年导演专业校考合格人数不会超过80人。
二、文化课成绩要求
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在未合并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在合并原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并后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在仅保留一个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并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适度提高艺术学理论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不含表演)等有关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高校的相关专业不得低于普通类专业所在批次控制分数线,设计学类专业参照执行。
教育部要求提高艺术类文化课分数,旨在学生的长远发展。而现实是,大部分艺术生文化课都比较差,长时间专业集训,文化课复习时间又被大大压缩,艺考结束后,考生可以使用艺术生文化课专用教材—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复习文化课(阅读原文有售),该教材连续出版11年,主抓基础知识必考点,知识点后有二维码,微信扫描二维码可以看视频讲解,根据往年考生使用反馈,平均提分成绩在80-150分左右。
三、录取投档模式
根据要求,积极推进在艺术类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增加高校和考生的双向选择机会,提高考生志愿匹配率和满意度,更好地满足高校艺术人才选拔需求。试点开展艺术类专业一档多投模式的省份,应统筹兼顾,适当提前投档工作时间。
四、独立设置艺术学院招生要求
30所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的院校,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可组织专业校考(包括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专业)、高校划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就是说报考这类院校,专业课过关后,院校有自主划线权。但是自划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生源省份艺术类同科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学、戏剧影视文学、电影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及设计学类等专业应提高要求,舞蹈表演、表演(戏曲方向)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
总观上述几点,2025年的艺考大形势可以总结为:校考院校大幅减少,文化课成绩提高,好学校依然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而平行志愿的逐步实行,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录取率。
2025年美术类、设计类理论上只剩30多所独立和参照院校可以组织美术类、设计类校考!
2025年教育部艺术类招生政策出台后,大批高校将集中发布2025年艺术类招生简章,都会以此政策作为依据,而在此之前发布过招生简章的院校可能会有部分高校修改简章内容,比如湖南城市学院已经宣布取消美术类校考,因为按政策要求,此类院校已没有资格举报美术类校考。
2025年1月1日,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艺术类招生考试初试率先在全国11个考点进行,也是拉开了2025年艺术类招生校考的第一幕。今年学校艺术类招生变化不少,不仅首次将初试提前至1月1日,而且要求所有考生都要参加文化素养测试,同时将所有考生的复试集中安排在北京进行,当然也有对专业水平优秀的学生开辟的绿色通道。据说这2025年艺考的第一考也是吸引了全国5万多名学生报名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