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是指国家重点扶持培养的填报志愿提前批大学,211意为“在21世纪建设一批一流大学”。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
社会普遍认为,“985”高校比“211”高校好,“211”高校比普通高校好。的确,不管是从高校资源还是升学率、就业方面,“985”和“211”高校都占据着无法取代的优势。
在某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答。
高中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但前段时间交了一个某985高校的朋友,觉得他无论言谈举止还是眼界与能力确实比我要高很多。211、985的学生们是怎么看待三本、专科的学生们的?
@承影说事
感谢头条的邀请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承认,好的大学走出来的学生步入职场的起点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高于一般大学的(个例除外),我是二本大学毕业,我老婆是211大学毕业。
从刚毕业的时候,她不管是工作的公司还是收入水平是明显高于我的,身边的朋友就职的公司也基本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但是从目前的我来看,不管从收入还是其他方面的能力不一定比我老婆和她身边的朋友差。
所以作为不是211和985大学的学生也不需要妄自菲薄,保持该有的自信和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社会和职场还是一个靠能力吃饭的地方,从开始工作到后来你自己创业,拼的还是自己在社会大学中的能力沉淀。
学校教会了我们专业能力,社会教会了我们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所以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管是三本,专科,只要你不自我放弃,该实现的梦想终会有实现的一天!
@手机用户5876076983
我是985大学毕业,现任教于某全国示范大专,应该是老百姓口中的好大专了,的确,基本上每四个学生的高考分数都够上三本了。
但因财力所困,还是来读了大专。我一开始也是高高在上,跟看不起他们的,觉得他们浑身都是毛病,懒惰,愚蠢,智商偏低,没自尊等等等等。
讲话也是夹枪带棒冷嘲热讽的,学生看到我来上课都害怕,上课时也是怯怯地看着我或者低着头,生怕我又说出什么伤害他们的话。
十多年来,一届又一届,我伤害了很多学生,非常内疚自责!人到中年,蓦然回首,感觉我的学生并不差,追根溯源,还是他们当初生活乃至读书的环境太糟糕了,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几乎是自生自灭式长大,就读的学校基本上是农村学校或私立学校,教学质量差。高考时一个学校都考不到几个二本,一本更是凤毛麟角。能怪他们吗?
如果把他们和城里孩子换一下,他比你差吗?!一本,二本,三本,大专,差别不在于他们自身,差别来源于他们的出身环境,至于大家的未来,更是谁都无法预测!所以,恕我直言,这种讨论本身就很残忍且无聊!
@与黑夜斗终究会天亮
总体来说,重本的找工作毫无异议是比大专的有优势的,首先说明我本人就是一个三流大专毕业,年毕业出来找工作,投了30多份简历,薪资要求是1500到2000(深圳),无一回复。然后就开始放弃本专业,接着做过销售,做过场地布置,摆摊卖过水果,冬天改卖电子产品,后来又卖年货,总之什么快热了就提前进货搞一笔。
直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之前在学校招暑期工时合作过的老板,又开始跟着他做,做中介,跑腿,后来又邀一个伙伴单干。到现在为止,在深圳一套房,一部车,而我那些放出考上重本的同学,大部分都在单位上班吧,当然他们不用经历这些狗血的日子,轻松的获得了大专生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的生活。
总结 重本毕业=大专+后期不放弃。在此奉劝和我这样大专毕业的年轻人,大专刚毕业的时候,现实中真的比不上重本,要承认这个现实,但也不应放弃,一直搞,总会有搞好的时候。
[FS:PAGE]@北落紫潇
我就是专科,毕业5年,大学专业是财务管理,要说和211、985的区别应该是刚毕业找工作吧,现在一些小企业都看不起专科生,你要是头顶名牌大学,人家肯定会高看你一眼。
这样你的机会就很多,但是专科也不是没活路,机会少,只要抓住了,一样牛逼,我刚毕业求职都是石沉大海,以前的单位还是家里给找的,当时心里这个懊悔,为毛不好好学习,因为财务人家要的是本科。包括现在很多公务员、国企最低都是本科。
但是只要自己后天努力,不见得就比那些211差,现在我已经跳槽,去了另一家房产公司做财务经理。我这样的算混的好?比211强?
你错了,我以前的公司财务总监初中毕业,连初级职称也没有照样牛逼,业务能力很棒,最要命的是人际关系外交手段,啧啧。
现在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也是低学历,但是人家自律考出注会了,关键是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至少要学到40。
@Ava13
我觉的211 985的眼界可能比三本,大专的高一点,知识层面深一点,但不见得三本大专的就不如好大学的,马云不也是毕业于大专院校吗?况且我有一个朋友大专毕业一个月8000,过的很幸福,而另一个兰大毕业的在到处找工作,这个世界也应当是一个平衡体,要是大家都身居要职,博学多才,这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大家相互尊重吧!
大家都很忙,除了一些学渣整天拿着自己的211、985光环自得其乐,没有人会去关注后方。真的没有人在意你是不是三本,除了你自己。
关于上大学而不是被大学上的几点建议:
1、大学就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人生也一样),尽快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2、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并且努力发展。
3、顺从内心勇敢去做一些想做的事,从心,真的不怂!
4、承担起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
5、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真的很重要。
6、人格魅力是通过阅历增长和实力进步来积累的。
7、永远不甘平凡、永远敢想敢做!